在炽热的7月,我校教师团队一行9人带着尊龙凯时中学的真诚与热情,跨越山川湖海,从海拔1100米的云贵高原到海拔3700米的青藏高原,跨越1700多公里,来到玉树州囊谦县青海师范大学玉树附属实验学校。在这里,我们倾听了这所年轻学校的故事,见证了数十位青年教师在教育岗位默默耕耘,以青春为犁,用热忱作锄,开垦出属于囊谦的一片教育天地。
出发前,兰珩校长对大家说:“一提到青海,老师们肯定觉得到处像歌里唱的、地理书上写的那么美丽。这次去交流学习,就是让大家走进西北教育的第一线,了解当地教育的现状,好好体味当地教育工作的困难与艰辛,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一到达玉树,海拔的变化就让老师们身感不适,头晕乎乎的,即使不停喝水仍然感觉口干舌燥、鼻腔充血,稍微跑跳一下居然就开始喘起来。和当地藏族老师闲聊时了解到他们也会有不适反应,而非我们以为的“体质强到天然适应”。
此行长途跋涉、海拔渐高,雪山草原与蓝天白云净化了身体的不适,藏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坚定向前的教育信念洗礼了我们的心灵。玉树实验学校老师们对教育的执着和坚守、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和洋溢在脸上的纯真成为了此行最美好的回忆。
前 言
青海师范大学玉树附属实验学校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的玉树州囊谦县澜沧江畔,平均海拔约3700米。这里有高耸的雪山、辽阔的草原、青翠的山林、湍急的江水,矫健的雄鹰在天空盘旋,这里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秘境的所有想象。但是,造物主把原始美丽赐予这片土地的时候,也把现代文明牢牢挡在了山外——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囊谦县曾一度成为深度贫困的代名词。在囊谦人民日日夜夜披荆斩棘的努力下,2020年4月,囊谦县褪去旧颜,换上新装,退出贫困县序列。
青海师范大学玉树附属实验学校于2020年9月投入使用,作为一所新学校,起步工作并不容易,校园环境的优化、师资力量的配备、学生的特殊学情……每一项工作都在考验着教育者的热情与智慧。
为营造更加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组织师生齐动手,清理石块,平场松土,亲手创造出能吸引小鸟筑巢的校园;面对平均年龄25岁的青年教师团队,学校领导班子克服各项困难,加强师资培训,优化课程设置,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邀请当地非遗传承人来校开设特色课程;为照顾部分牧民学生周末无法回家的特殊情况,学校实行独具特色的“六天七夜”陪伴制,老师们既承担教师的职责,又扮演父母的角色,努力让同学们能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完成三年的高中学习和生活……
远行感悟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偏远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任重而道远,有人曾说:“我们接受高等教育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玉树实验学校的教育者们正是这么一群人,我们对高原教育工作者的辛苦付出表示敬意!
玉树之行虽然伴随着诸如高原反应、汽车爆胎、飞机延误的小插曲,但不得不说收获满满、感动多多:忘不了樊校长对藏民孤儿说的那句“世界欠你的,樊爸来还”温暖话语,忘不了仁青书记从建校开始到现在每天守着工人拉走八车粪水(因为学校没有排水系统且位于三江源源头)的持续付出,还有彭校长在我们听完课后一一记录真实反馈的认真模样,当你为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还拥有教书育人情怀并几度潸然泪下时樊校长却说:“光有情怀办学就是耍流氓!”在听佐玛编织非遗课程时看到的班级标语“不是厉害了才开始,而是开始了才厉害”与回贵阳后我们兰珩校长在玉树之行交流会上提到的“有为才有位”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话在我内心不断激荡,触动并鞭策着我要在感恩与珍惜中不断奋进,力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这滴小小水珠汇入到祖国教育事业的汪洋大海中!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外出交流的机会,我愿将这次玉树之行深深印刻在心里 ,每当迷惘彷徨时在云贵高原之上的十里花溪回望青藏高原的玉树,牢记初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王珍
与樊校长交流中,有个故事让我感触颇深。图书馆管理员在整理书籍时,发现阅览室的书籍少了几本,可能是学生离开阅览室时顺手拿走了,他向学校领导汇报了此事。“书籍不在了,我们可以重新购买。但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在了,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损失。若真是学生离开阅览室时顺手拿走的,说明学生喜欢这类型的书籍,我们可以多购买这类型的书籍,让学生们更加热爱看书”,这是樊校长给图书管理员的回复。樊校长也感慨,学生们中考成绩只有200多分,他们来自藏区,基础薄弱,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学生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教育需要温度,对于基础教育薄弱地区的孩子而言,爱就是教育的温度。
——吴长坤
这次玉树之行,让我感悟颇深。没有想到在如此艰苦的地方,还有一群能吃苦、肯担当、乐奉献的优秀老师在默默坚守着。发自内心的敬佩他们精神的同时,也净化了我的心灵,洗涤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尊龙凯时的一名教师,我是多么的幸运,我们的条件是多么的优越,我们的学生基础是多么的好。通过这次交流学习,教师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多了一份情怀和敬畏。
——曾祥熙
青海师大附属玉树实验学校年轻的教师们远离家乡,满载激情,怀揣着教育者的初心,扎根山乡,奋斗在教育一线。相比之下,我们拥有更优越的教育环境,应常怀感恩之心,脚踏实地,行胜于言,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不负家长的嘱托、不负学生的期望、不负学校领导的信任。
——龙增艳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一所年轻的学校,带着一群有爱的老师,承载着高原学子的希望,走过路途的坎坎坷坷,做着富有情怀的事业,这是高原优质教育逐步落地开花的真实写照。
——何静
交流学习
抵达学校后,该校领导班子对我校教师团队表示热烈欢迎。此次交流学习,我校教师团队参观校园、进入课堂聆听基础学科教学、观摩特色校本课程、作专题讲座,也与该校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座谈研讨。
玉树实验学校特色鲜明,彰显师大风范;校园内外,书香浓郁;校园设施健全,基础功能完备。阅览室开放式阅读、教学区的公共钢琴、课间自编操——传统民间舞蹈“依舞”……令我校教师耳目一新。教学楼外墙上,燕子筑满巢穴,期盼着欣欣向荣的时节。夏日的玉树附属实验学校,在广袤的蓝天和绵软的白云下显得格外纯洁,与藏族学子们淳朴而认真的面容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
“扎木聂演奏”“佐玛编织”“黑陶制作”是囊谦地区特有的藏族非遗文化,也是玉树实验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该校教师表示,他们始终秉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教学思想,通过不断努力,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提升美育教学,让每一个专注学习和乐于创造生活美的孩子被看见,为他们提供更大舞台展示自己的民族风采,让孩子拥有更加自信、从容的未来!
我校教师团队在观摩过程中深受震撼与洗礼,在感受高原腹地学子们浓厚的家乡情怀与文化自信的同时,感叹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美,更感动于玉树实验学校教师们对待教育教学的孜孜不倦和满腔热血。
我校教师团队就学科教学等内容作专题讲座,与玉树实验学校教师进行主题研讨与交流。两校教师相互聆听反思,共促共进,携手推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的进展。
玉树实验学校校长樊成岩表示,在如此偏远的地区,孩子们可以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都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教育的结果,现代化智慧课堂也让高原学子“大开眼界”,孩子们都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们坚信这里的孩子一定可以实现人生梦想,走出大山,回报祖国。虽然两校学情大有不同,文化差异巨大,但教育者的初心是共通的,期望未来两校能够携手共进,同绘教育蓝图。
凡可以造就一切完全人格之教育,未尝不悉心尽力。此行,不仅加强了两校间交流合作,也对我们心灵进行了洗礼,让我们体验了艰苦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状态,令我们更加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教师奉献教育,也是在成就自己,我们的心灵被上一代师者点亮,也希望能点亮更多的人。
互鉴共进,万里为邻。我校与青海师大附属玉树实验学校通过此次交流学习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未来,双方学校将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优势互补,共享交互,实现两校育人创新理念的相互成就,彼此促进,为祖国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献力。